空调销售
家电评论
AI家电界
会淘生活

空调销售
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家电评论
全景解读事件背景及内核

AI家电界
家电资讯全聚合平台

会淘生活
好物推荐及深度评测平台

“智”造转型 格兰仕勇当改革先锋

来源:V客家电网 作者:

2014-09-26 00:00:00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广东经济的中坚力量,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增速仍高于8.5%的平均水平,在广东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超过51%。广东要增创发展新优势,开创工作新局面,一个重要任务和抓手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但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着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省委领导两次在顺德调研时都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做大做强民营企业,要通过推动一家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来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创立于1978年的格兰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龄,以“百年企业 世界品牌”的定位与中国制造业一起走过了36个不断创新发展的峥嵘岁月。经过36年的发展,格兰仕已成功打造成一个以微波炉、空调、冰箱、洗衣机、生活电器为核心的跨国白色家电集团,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格兰仕在实践中稳健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一个企业标签。如今,格兰仕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广东的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正在沿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发展的道路,向着世界级企业的目标进发。

锐意改革:从“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

9月16日,格兰仕集团与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在中山联合启动了全球最大单厂分布式光伏项目。格兰仕发挥龙头企业表率作用,大力支持对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利用自有优质厂房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以此带动自身乃至制造业绿色升级发展,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据了解,格兰仕下一步还将在佛山顺德生产基地继续推广光伏项目,将新能源的推广与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推动企业绿色升级。而光伏项目的引入,也成为格兰仕制造转型的一个缩影。

 

以制造业闻名的广东,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几年,格兰仕通过产品智能化升级、制造工艺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以及产业工人升级等改革举措,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演进,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表示:“我们要千方百计谋发展,要全面创新求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实干精神。”

自主创新:推动全环节智能化升级

创立36年来,格兰仕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全球,从“轻纺领军企业”,到“微波炉世界冠军”,再到打造“综合领先全白电集团”。在立足于做好产品的过程中,格兰仕依托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智能化升级。

目前,格兰仕在国内建立了国家级微波炉实验室,空调、洗衣机、洗碗机等大白电项目也都分别一步到位配套了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坚持自主创新的格兰仕,每年投入研发经费保持在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早已全面掌握微波炉、空调等白色家电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自我配套能力。目前,格兰仕自主研发的磁控管等核心元器件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圆形智能微波炉获得2011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等众多殊荣,世界首创的i双变频微波炉、光波变频微波炉等创新产品荣获德国IF设计大奖,成为全球同行业新的风向标。

同时,格兰仕按照制造专业化、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标准国际化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自动化装备,引入信息化系统,全面赶超国际一流水平扩建“新四化”工厂。为此,仅去年一年格兰仕扩建自动化工厂的总投入就超过了30亿元。智慧的产业布局和自动化流水线,大幅提升了人均效率,实现了高效制造的输出。据格兰仕微波炉总装车间统计,新建工厂的单线人均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升了62%。

“全员技工化”: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跃升,格兰仕自去年开始实施“全员技工化”战略工程,着力培养有技能、有知识的新一代产业工人。

据了解,格兰仕是国内家电业第一家推动产业工人全员技工化的企业。格兰仕的产业工人全员技工化制度面向生产条线共计近50个工种的产业工人全面推行五级技能等级认证,并建立了系统的培训培养机制。

在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看来,所有经营要素中人的要素是最重要的,产业工人技工化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础和保障。“全员技工化”需要企业持续投入,表面上看是在增加企业成本,实质上是在打造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

如今,产业工人“全员技工化”已经成为格兰仕转型升级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对此大加赞赏,他表示,一线员工的生产效率和专业水平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尤其是白色家电,行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同品牌产品的差异主要在于新材料、新工艺的转化应用水平和规模化制造的效率,前者影响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创新性,后者影响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定价能力。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