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据了解,目前医学与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以及传感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趋势也变的愈加明显,医疗领域对于那些既有制造基础又有科技实力的家电巨头来说,也早已变的不再陌生。同时这也给家电品牌跨界试水医疗行业带去了一定可能性。
就像这次纷纷入围的海尔,美的,富士康等巨头代表。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医疗行业的市场容量还是很大的,其前景也一度被看好。首先,我国新医改从启动到至今,都一向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甚至在2013年10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有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并先后出台多项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的相关政策,包括放宽准入条件,提供税收优惠等。其次,在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使得家电巨头将投资目光聚焦于这一朝阳产业并进行快速布局。
不过,与几年前家电集体跨界医疗电子市场不同的是,这次家电巨头的纷纷入围布局医疗产业则更多地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大格局。并且都根据自身优势将技术发挥到医疗产业的不同发展方向。目前可大致分为:医养结合康复医院,医用机器人以及医用显示设备等医疗领域。
对于医用显示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国内最先入局并率先发声的是海信,海信在2014年3月就已经在青岛成立了一家海信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据海信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做出如此举动的初衷,也是想基于在海信这个大平台资源的协助下能够将自身所擅长的显示与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开发医疗显示设备,便捷超声设备以及医学图像处理等医疗项目上。
事实上,从现在看来,海信在这方面的跨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在今年五月,央视新闻直播间又发出一则消息称,海信医疗三维成像应用技术在一台肝脏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中,辅助手术取得重大成功。当然,海信除了在医疗设备有所建树以外,在应用显示器领域也有不错的成绩。以医用显示器为例,普通显示器的灰阶只有256阶,一般医用显示器的阶数为1024阶,但随着海信强有力的图像显示技术的延伸,医用显示器的阶数最高能达到4096阶。这样高的显示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医生所要求的阅读体验。
无独有偶,国内家电巨头海尔也早在2004年投资医药流通业并成立青岛海尔医药有限公司,总耗资300余万。不过当时似乎没有太多信号向外界释放。然而,就在今年7月份,海尔宣布永慈康复医院正式开业。并将医疗发展方向定位于医养结合康复上,同时这也是海尔布局大健康产业的第一个项目。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海尔还将人单合一的创新管理模式移植到医院的管理当中。和海信不同的是,海尔的医疗业务目标是,在未来将会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国最大康复平台,并预计在2020年能提供10000张床位,实现25亿元的收入。暂且不说未来,海尔的一贯作风向来如此,瞅准哪个行业,便不遗余力的打造平台,要做就做一家独大。
不过,除了海尔,另一家电巨头美的也在积极开展医疗业务。据悉,2017年9月19日,美的牵手广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技术合作等方式,在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方面进行研发制造。此外,美的还将为广药集团提供医院药品供应链延伸服务以及药房自动化解决方案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一举措将会加速广药集团在医疗智能物流领域的快速布局。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近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却只占整个医药行业的13%左右,远远低于欧美50%左右的整体水平,因此从目前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还是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毫无疑问,美的向医疗跨界,恰逢其时。且有助于推动医用机器人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发展成果。
同样,想要将显示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应用到医疗领域的富士康也在寻求合适的契机,大显一番身手。在10月12日举行的小蛮腰科技大会上,鸿海集团副总裁陈永正就曾表述说,富士康在广州已经投放61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8K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众所周知,8K的清晰度是4K的四倍,未来加上5G网络的完善,8K和5G的结合将会给用户带去与众不同的智慧生活。例如,在外科脑部手术时,手术缝的线已经看不到了,但经过高显像的摄影机就可以看到这条线。
由此不难看出,家电巨头这次近乎扎堆式的入局医疗行业,一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二是,自身的制造实力,科技实力也有所增长,并且一些技术都能在医疗行业进行高度融合,跨界医疗行业也就并非一件难事了。虽然也或多或少给医疗行业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这也给一向发展缓慢的医疗行业带去了活力。于消费者而言,也是有很大裨益的。
不过,这和前几年跨界医疗电子市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虽然现在许多家电巨头开始跨界医疗产业,但其发展方向还是相对分散的。因此,大家都处于相对宽松的自由竞争阶段,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一家家电企业能够在医疗行业做到家喻户晓,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