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销售
家电评论
AI家电界
会淘生活

空调销售
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家电评论
全景解读事件背景及内核

AI家电界
家电资讯全聚合平台

会淘生活
好物推荐及深度评测平台

深耕中高端空调市场不要错过这波利好政策

来源:原创 作者:夏天

2019-03-08 00:00:00

  和其他家电产品类一样,近两年绿色、智能空调在市场欢迎度越来越高。眼下空调市场,不仅主流品牌借助自清洁、智能、健康等卖点让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而且,新进入空调市场的新军一开始就以环保智能家电在市场立足,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可见,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智能空调如今已经占领消费者的心智,那么,对于空调厂商来说,如何抓住国家这一波利好政策深耕中高端市场呢?

  
 

  国家利好政策加速中高端空调发展
 

  1月28日,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共同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方案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产业链较长,带动系数大,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明显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销售以及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等,给予消费者适当的措施,补贴品类包括异地能效的变频空调,冰箱,滚筒洗衣机,平板电视产品。这一政策有助于在中高端消费市场培育空调新的增长点,加速消费观念的转变,空调中高端市场将迎来进一步的释放。
 

  2月1日,北京市新一轮为期三年的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正式实施,消费者购买家电能效标识为“一级能效”、“二级能效”商品时将获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此轮补贴政策按照能效等级或类别不同,补贴标准从8%-20%不等,单品补贴最高达800元。除了地方政府,苏宁易购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线上线下联动,2月1日0点起,消费者可登录苏宁易购APP,在“节能补贴”专场购买符合条件的家电并填写相关资料审核资质,符合条件便可享受最高800元的返现(凡是符合标准的家电,苏宁都会在商品图片左下角标上“节能补贴”的绿色标识)。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者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此举将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理念,中高端空调会迎来快速发展期。如何借助补贴,大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健康智能中高端的空调自身占比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减税为企业产品的研发提供底气
 

  对于空调企业来说,谁率先拥有最具前沿的核心技术和卖点,谁就会在转型升级中占据先机,在行业中拥有更大话语权。但是,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实现技术提升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企业必须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做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继补贴政策之后的又一政策红利来了。
 

  为通过降税减费等综合治理手段来降低企业负担,激活企业活力,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家电界记者认为,一方面,税减政策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更好地把工匠精神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从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有利于空调企业在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售后服务与安装、品牌差异化建设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让空调销售实现完整的闭环,这将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持续成长。当然,行业内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就会在产品设计、质量方面做得更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新的资本进入空调市场,抢占2019年市场蛋糕。
 

  中高端空调与消费升级下的品质需求不谋而合
 

  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给空调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2018年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空调企业研发的产品占有市场的比例依然保持着同比增长的状态,整体行业的创新和技术增长依然得到了保持。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高端柜机的销售量占比由上个冷年的46.45%提升近10个百分点,至56.06%,中高端消费特征十分明显,从侧面彰显了整体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力。
 

  为了克服靠天吃饭的问题,空调巨头企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仅能调节冷暖,更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环境,目前以自清洁为卖点以及在空气湿度、温度等多维度方面创新的产品无疑都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大数据显示,2018年,苏宁健康空调总体销量同比增长263%,占总出货量的38%,绿色、智能、健康空调已经成为当下消费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的三大政策带来的巨大增量,如今将进入换新的高峰期,2019空调企业如何携中高端高端挖掘三四级市场消费潜力?这对于电商布局走在前列的家电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据了解,苏宁今年空调下乡启动200亿战略,其组成部分包括10亿开店投资、20亿让价补贴、400万套农村产品定制。今年苏宁将会在四六县进一步扩张线下店数量至7000家,吸引更多乡镇客流消费者,助推了农民的消费升级。
 

  此轮利好政策的落地、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不仅让零售终端仅限于制冷制热的高能耗产品处于边缘化状态,而且对生产端产生重大影响。贴合消费需求的智能化、绿色节能的产品占比将急速提升,从而倒逼企业苦练内功,加速企业研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有可能上演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战、产品创新战。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